对纺织,其实刘钰也一窍不通。甚至他在威海收的那些孤儿,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和理论,刚刚开始在机械和铸造行业开始实习而已。
他也就听说过飞梭、珍妮机这些东西,也知道珍妮机纺的纱并不适合大顺的棉布生产,要逐步改进一直到走锭精纺机出现后,才算真正可以达成工业生产。
要说此时大顺的技术落后?确实有些已经落后的,比如机械加工和钟表精加工之类,这些是肉眼可见的。
而很多东西,又是此时看起来没什么用,量变积累而达质变的。
这些量变积累达质变的,可能是一套全新的产业链,比如玻璃、制碱等这种线性产业链,最终达成了化学上的突破。
他知道的有玻璃,不知道的肯定还有诸多其余的行业。
正是因为这种“肉眼还看不出的差距”,使得刘钰没法复制当年的“留美儿童”的手段:蒸汽机、电报、铁路、化学这些东西,那时候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差距,学就是了。
现在去学,时间也确实尴尬。
英国的纺织业距离平地起飞还差五六十年。
可是现在,技术真的不如大顺;三四十年、五六十年后的起飞,效率一下子反超,但这绝不是一条平滑的上升直线,而更像是前一秒还在平地,下一秒就直接飞升了。
理论上,英国是飞梭导致了棉纱需求增加,诱出了珍妮机,然后改进最终走到了走锭精纺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