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尼亚明科这种方法的确可行。
一方面,部队里来自米洛韦的士兵有不少,一声令下就有许多人能担任向导,他们空降到那片区域,就能从周围的地形判断出自己所处的大概位置,然后以此进一步行动。
另一方面,每个连队补充三人,也就是差不多每排一个,这样的空降兵被批量空投下去,这些熟悉地形的“向导”也会较均匀的散步在士兵周围,空降部队的官兵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
舒尔卡的疑惑是......
“如果是临时征调的话,就无法保证他们会伞降,不是吗?”
“当然!”韦尼亚明科回答,然后看着一脸懵的众人,反问:“他们的确不会伞降,有什么问题吗?”
舒尔卡与特鲁法诺夫互望了一眼。
这不只有问题,而且问题大了。
虽然这些“向导”不需要准备、整理自己的降落伞,虽然伞降时也会自动开伞......但伞降可不只是降落伞那么简单,尤其是在着地的那一瞬间,如果不知道简单的控制降落伞避开危险区域,如果不知道着地时的动作要领,轻则摔伤,重则被串在树上或者扭断脖子。
然而,这些似乎对于苏军来说都算不上什么。
因为就算有这些伤亡,但那些“向导”还是能有相当一部份人顺利落地......更何况,那些“向导”摔伤了也没关系,原本就不指望他们参与作战,他们只需要认出所在地大概在哪个部位就可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