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佐洛塔廖夫和特鲁法诺夫两人不由无言以对。
这是空降作战的另一个特点,确切的说是二战时期空降作战的特点:不确定性。
空降点不确定、任务不确定,甚至就连兵力、装备和编制都不确定。
比如原本计划好空降一个团到三号高地,但是临时刮起一阵风......大多数人都被刮到了米洛韦城区也不一定。
所以,那什么空降一团、二团、三团其实都没意义,由谁指挥、谁负责当然也没有意义。
这时代的空降作战相当一部份是看运气。
比如现在,先朝那片区域把这三千多名空降兵空投下去再说,然后再让他们自由组合并以军衔规定上下级,接着以就近原则发起进攻。
“那么......”舒尔卡提了个问题:“他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空降到哪里,或者应该朝哪个目标进攻呢?”
这个问题如果是现代就是小事一件,卫星定位一打开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当然也可以知道几个目标的位置甚至还有距离,然后要进攻哪个目标就一目了然。
但是这时期根本就没有卫星定位这玩意,空降下去就是两眼一抹黑,尤其还是在夜里,这就需要出色的识地图找点的能力......这对于现代训练有素的空降兵来说或许可行,但是苏联这些只经过几个月伞降培训而且还被当作步兵来使用的空降兵,舒尔卡表示严重怀疑。
“这一点我们也考虑到了!”韦尼亚明科回答:“所以我们临时征调了许多来自米洛韦的士兵,他们熟悉地形,每个连队补充三个......所以,部队空降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他们!”
“临时征调?”舒尔卡有些不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