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晾衣、做菜、浇花,关允慈加入真火教後,每天起床与入睡中间的时段,就由这些事务缝缝补补,织成一床松散零碎的拼布被,阻绝旧日现时的光与声波。得闲的话,她会站在檐廊眺望外头景sE,越过沙罗曼达常在上面午睡的砖砌围墙,有一口水井标示着山径的起点,那後头便是教徒屡屡挂在嘴边的後山。坐在门前台阶,她派视线探路,探不到的地带就以神思远征,地上的影子一刻一刻偏斜,外伸、内缩,後又外伸,等她总算召回出窍的元神,夕yAn早在三合院内外推抹出一片烫金玫瑰sE泽,而屋内某处飘来阵阵饭香,虫鸣鸟语不敢张扬又不肯罢休似的忽断忽续。
在这里除了她以外,见不到森然的鬼气或蟠结的颓丧,也没有到处瞎晃不知何以为继的惘然。其他教徒各以习以为常的步调过活,发条上得不紧不慢,行路也规划得有理有据。相b之下,关允慈就像幽灵投映在水面上的倒影,波纹潋灩犹如蛇鳞。
有时候,她房间所在廊道上的每一扇门都敞开着,或许为了通风,也或许是为方便他人进出整理,她拿着扫把杵在门边发呆,视线穿过层层进深的门洞,可以一眼望至最底的、只留一小方风物的院落。这景被困缚在越来越小的画框里,监别不出萧瑟与否,连sE彩与动态都戳不破空气,而无法透到她这一头来。如此凝滞的构图在她心上重压着,几近轧出瘀血,她忽地意识到自己自始至终,都是用管子末端般的小开口在观望人间——她身为凡人的眼耳口鼻与大众化的思维模式,只够负荷大千世界中如许的沧海一粟。
她曾认作是整段人生成败的分量,原来不过是自水G0u扫起的一片枯叶。可轻托於手心,也可任它随风飘逝,停或不停在任何它看中的平面。人并非独有一种活法,道理谁都会讲,但当路走长走惯了,竟也会翻花绳似的编出一双贴紧她皮r0U的鞋子,尾巴摇狗地批示她走出一条它要的生涯。她被自身打造的宿命感给魇住了,直到罗思舷手里释出的火焰b她褪下了跳不停的红舞鞋。她现在成了一个废人——最起码在从前的她眼中是如此——不Ai读书、不事生产、不会赚钱,借宿於不在她名下的老房子里,和一群因缘际会而必须朝夕共处的人们,一同追求她所不甚领会的至尊理念。
没有人从暗处跳出来指责她的不是。
没有人对着镜头挥手喊卡,命令她回到原点,乖乖按照剧本的字面意义从头来过。
她颠覆了过往对自己设下的标准,好bY错yAn差进入另一个平行宇宙。她可以,也许还是务必,去遵守一种新的规则而生存於世。
然而,这样的日子过去了快一个月,她终究难以忍受提心吊胆的生活,便壮起胆跑去问罗思舷,平常不在三合院时,她都在哪儿做些什麽事。关允慈真正想弄清却开不了口的疑问是,真火教究竟r0u杂了多少邪教成分,以及她还有没有机会从这暧昧不明的局面全身而退。吊诡的是,她连她是什麽时候同意要加入这宗教都不记得,更明白没能在开头就压榨出动力严词拒却的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埋怨。
罗思舷还以为关允慈是在暗指白天能g的活太少,再不找事给她做,她会闲到发慌,所以提议她挑几天跟自己一块儿去附近的田里工作,种出来的作物可以带回来为大家加菜,也可拿到邻里间换钱贴补家用。
但关允慈执着的并不在此。无聊不是问题,她就算挽起袖子去工作,对他人也不一定会有所助益,b起她用劳务无意间带给世间不幸,她宁愿继续无聊下去。她想听罗思舷讲明自己的下一步是什麽。家事做够了以後,她是要陪同导师去净化异教庙宇和教堂吗?即便是有重大文史意义的文物,他们也烧吗?虽然罗思舷说过他们不伤人类,可真火教的先知即是Si於,这行为是否会因先烈们的言传身教,而被昇华成通往解脱之路最无与lb的终结法呢?
「我只是很好奇,你离开这里都是去了哪些地方。」她呐呐道,「我想听你说些发生在外头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