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他一生求学教书,庄稼活不内行,加之年龄又大了,地里的收成不足人家的一半儿。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闰七月,上面派到天地林村一个祭天名额。解玉成又正好在被选范围内,抓阄时给抓到了。
这样的事,几十年上百年一遇,又关系到生死存亡,抓到了只好认倒霉。解老秀才夫妇俩把眼泪都哭干了。唯一的希望是第二天能领会孙子,哪怕是一个被吓出毛病的孩子。
第二天早起发现孩子没了,解老秀才躺在炕上三天没起来。要不是听说孙子得救了,这会儿,老命还不知保住保不住呢。
“怪不得他一见解玉成就老泪横流,还说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梁晓乐心想。
宏远娘梁晓乐:“大爷,我觉得你满腹学问,不教书育人怪可惜的。我给你商量一下,我在村里办一所学堂,聘请你来当先生。把大娘、解玉成,还有你的侄子都接来,我管吃管住,一年再给你三两银子,你看行吗?”
“是啊,你可以把家里的地租出去,收些祖粮卖掉,又可以增加些收入。”宏远爹也劝道。
“这个行!大爷,你既能发挥所长,生活还有保障,一家子还能在一起。”那五个家庭也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
解老秀才还有些犹豫不决,拿眼望了望老伴儿。
“如果他来教书,我家成儿是不是也可跟着学了?”解老秀才的老伴儿问。
宏远娘梁晓乐:“那自然。我这几个干儿子,愿意来上学的,都可以来。就住在我家,和宏远他们一块儿念书、学文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