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六家干亲有五家定下开分店,解老秀才夫妇感叹道:“很好的买卖,可惜我们老了,没这个精力了。”
宏远娘梁晓乐:“大爷,你可以办个学堂啊。咱农村里最缺先生,大部分孩子都不上学,满街跑,把大好的时光都浪费了。你要办学堂的话,我们帮助你。”
“咳,出了几档子事,把我的心寒透了,再也没心思教书育人了。”
解老秀才叹着气,慢慢地对宏远爹娘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解老秀才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夫妇二人养育了一个儿子。儿子结婚后,生了一个孙子,就是现在的解玉成。儿子儿媳在家种着八亩地,解老秀才在外教书,每年能拿回二、三两银子来。囤里有粮食,兜里有钱,小日子过得很舒心。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得了一种怪病,到处请郎中抓药,就是不见好。折腾了一年多,把家里的积蓄,以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卖掉给儿子看病了。儿子最终还是撂下老的老,小的小,撒手人寰。
儿子一死,家里又穷的叮当响。儿媳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
正在老两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时,解老秀才唯一的弟弟解老二,因醉酒掉到河里淹死了。
解老二的妻子前几年跟着相好的跑了,解老二从此一蹶不振,每日以酒消愁。酩酊大醉是常有的事。想不到最终还是毁在了这上面。
解老二有个儿子解立君,当时十三岁。正跟着解老秀才求学。解老二这一死,解立君成了孤儿。解老秀才便收留在自己家里,老少四口相依为命。
这一来,两家的十多亩地就没人种了。光靠解老秀才教书的那点薪水,又养不了老少四口。解老秀才考虑再三,辞掉教书工作,回家种起两个家庭的地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