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娘梁晓乐:“你这一说,我忽然想起一个办法来,咱不如就此成立一个养老院,专门收留像世荣奶奶这样的老人。吃喝拉撒睡,包括洗衣洗澡,看病买药,全部有养老院工作人员负责。百年之后,由养老院负责发送。自己的亲戚朋友,隔段时间来看看,给老人解解闷,也就行了。”
“就像建立孤儿院一样?”宏远爹迷惑不解。
宏远娘梁晓乐:“性质差不多。不过呢,孤儿院是咱先付出,等孤儿们长大以后,再回报;养老院则是咱先向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然后再为他们服务。老人奔波了一辈子,多少都会有些家产。”
“咱们收多少呢?”
宏远娘梁晓乐:“咱商量着定。宏远他爷爷奶奶一个人带二亩地入伙。他们的这二亩地,指的是地租,地还是他们的。老人如果带地入养老院,在养老院里养老送终,这地就是养老院里的了,等于老人把地卖给了养老院。这自然和带地入伙的有区别。你看,咱按带地入伙的一半儿收地,怎么样?”
“你是说一个老人一亩地?”
宏远娘梁晓乐:“嗯,这样的话,穷一些的孤寡老人也能进的来。我看咱这里的人家,一家最少也有四、五亩。好户好地多,穷户破地多,哪家都有地。”
“差不多。孤寡老人家的地不见得少。哎,你说的这一亩地,是不是指的都是好地?”
宏远娘梁晓乐:“不见得。给什么地咱都要。你也见了,咱买的种果树的那二十五亩零散地,今年的棉花长得多好。只要是地就行,不分好赖。”
“这话咱俩知道也就行了,别说出去。有那小气的人,保不准会把好地换成破地交过来。”
宏远爹说着,自己先笑了。
宏远娘也笑了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