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一趟也不容易,你抓紧些。”梁大柳催促道
“好,我这就去。”
当宏远爹对父亲梁龙勤和弟弟梁德贵一说,那父子二人都摇头。
最反感的要算徐九菊了。
“这样拖泥带水的,你干什么非得买她的的房子?我们把门市搬到原先的学堂里宏远爹买的老光棍的那处闲院,学堂搬进新房后,现在正闲置着,不就是在胡同里头吗?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的货好,人们照样来买。”徐九菊气呼呼地说。
她自从搬进梁世荣的北房西里间屋后,心里滋儿的不行。屋子宽敞明亮,还避免了看婆婆的脸色。在那里委窝就窝不出家门就能办事,看孩子、干家务、做买卖,三不耽误,正乐得睡梦里都是笑。
如果搬出去,来回跑不说,还得搬进家里的两间西厢房里。公公婆婆晚上给三小姑作伴儿,白天还是回家来;三小姑梁艳秋虽然住在孤儿院,但人家还未出阁,北房西里间屋还得给她留着。
在宽敞地方待惯了,一想起那两间小西房心里就憋屈。再说,整天和婆婆梁赵氏碰面,说不定哪会儿激起火花来,又是一场婆媳大战。她已厌倦了吵吵闹闹的日子。
说搬进原来的学堂也是气话。在那里倒是能独门独院,但是不在当街了,买卖肯定会受影响。
“我是看她正在难处里,帮她一把。”宏远爹不好意思地说。
“反正她是租赁你的房子,干脆让她的老人去原来的学堂里住。她把房子、地都卖了,钱拿起来了,还嫌好道歹呀?”徐九菊一边继续发着牢骚,一边往回拾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