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得说说治疗费的问题了,这个问题说完我们就进行细则的讨论。”此时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这次的高管会议开的时间相当的长,今天的命题就是找问题,初步形成框架,明天才是细则的讨论。
陈潇依旧没有发言。
“我们不能搞平均主义这一套,公平不代表着公正,同样高度的围墙,给他们同样的凳子,还是会让个子矮的人看不到围墙外面。”
屈萍率先发言,“有太多的人因为治疗成本的问题放弃了,很多人其实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却要眼睁睁的看着恶化,真的很让人痛心。但是如果每次都要长天负担差价,又不是健康的经营模式。”
“那不如劫富济贫?让有钱人多花钱,然后根据平均治疗价格将多出来的钱放在一个救助基金里面,给后面没什么钱的人使用?”王翔提了个不错的建议。
文琪摇摇头:“不是很妥当。有钱人的钱也不全是大风刮来的,我们这样子做,最终会让有钱人尽可能少的来这里,然后就是这个模式崩盘。再说了,有钱人的标准是什么?多少钱算有钱?”
“要不然我们让坏人出钱多一点,好人出钱少一点?”
“这是道德评分,贡献度的评分也要考虑进来,这样或许就会合理很多。还有就是疾病方面的严重程度。病症越严重,其实我们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小病的话没必要搞那么多操作。”
会议足足开了一天,把主要问题都说了个遍,并且敲定了框架才散会。
经过两天的讨论和细化,终于拿出了细则。
细则从好几个方面对长天重症治疗中心的模式进行了调整改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