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除了甘博院士以及少数几个大拿,她已经算是中生代里面的领头人物了,这样的人在三十人团队中也就五六个。
有的成员向她抱怨:“郑导师,长天公司把我们当勤杂工了!洗试管这样的事情都交给我们做,这也太让人心寒了。”
“我们都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了,今天竟然还被喊过去一起洗那个培养皿。”
“数据方面的运算根本轮不到我看,一直一直都是做循环测试,有问题就上报,解决的源代码都不知道,这种事情给一只猴子都能干。”
“芯片的事情更瞎,到现在为止连模湖的构想都不知道。唉,这算什么合作。”
郑冰听着他们的抱怨,柔声开导:“我们从外面进入人家的研究领域,别人为什么要把东西全部展示给我们看?换了你,换了我也不愿意吧。”
郑冰抬起手,阻止了他们的争辩,继续开导:“也别说打杂没用。
你们一开始进入实验室都不是操作者,都得在一边看一边学才有了上手的机会。
这个过程挺漫长,但这是必经之路。其他专业我懂得不多,但对于我来说,确实很有提升。
长天利用细胞全能型的水平非常高,培养的思路和运用的思路非常奇特,很有启发。对了,你刚才说程序的事情,难道你就没看出人家的逻辑非常简洁高效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