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7章 渡海东征 胜利者 (1 / 3)

作者:闪烁 最后更新:2021/11/28 15:37:59
        大雨之中,两军之间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明军在火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冷兵器作战,刺刀虽然不差,不过,在近身格斗中,仍然显得有点不方便,而且,明军并无兵力优势。明军唯一依靠的就是纪律,严明的纪律,完全的斗志!

        日寇见明军火器无法使用,也嚣张了起来,当然,在他们看来,明就是依靠火器作战的,没有了火器,那明军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判断,没有火器,明军依然是强大的军队,在明军的日常训练中,使用装上刺刀的火枪进行格斗可是训练的重点项目呢!

        明军的防线虽然岌岌可危,不过日寇就是无法再进半步,双方都在残酷的白刃战中消耗着,不过,局势很快就变得对日寇不利了。

        当朱祁钰率领近卫军杀到的时候,战局立转。近万近卫军的战斗力是不可小看的,而且近卫军本身就是近距离格斗战的高手,才杀退了一股日寇,现在见到日寇杀入了江户城,近卫军顿时都杀红了眼。

        随着明军生力军的出现,日寇有点顶不住了。近卫军的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早在北伐时期,近卫军就一战成名,而在朝鲜战场上,更是让日寇闻风丧胆,现在放开了手脚杀起来,近卫军更是如同下山猛虎,没有给日寇一点机会。

        “守住战线,守住战线!”当朱祁钰跃马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明军顿时士气大振,更多的士兵投入到了前线反击之中。

        明智光秀也见到了明帝国皇帝出现在战场上,他心里一惊,立即判断,此处是明军主力,而且数量不少。明智光秀的判断只对了一半,这里确实是明军主力,不过兵力却不是很多,不比日军多多少!而明智光秀在做出了判断之后,立即就决定撤退,特别是当他发现城南没有出现吸引明军注意力的那支部队之后,心里也很是惊讶,显然,那支军队已经被明军给击溃了,明军主力返身杀回了江户城内,还不逃,在这等死吗?

        明智光秀一决定撤退,自己就先退出了城去。而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战场东面,一支明军已经杀了过来。这下,明智光秀心里大骇,明军开始在城内拖延战斗,难道是故意示弱?好将日军吸引在城内,然后派兵从后方包抄?越想,明智光秀月是恐惧,明军至少投入了数万兵力,而且对日军进行了包围。立即,明智光秀就首先逃跑了,要命的事情,他是不会含糊的!

        随着日寇主帅逃离战场,江户城附近的日寇顿时成了无头的苍蝇,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应付明军的进攻。而从战场东面赶来的,正是顾成林的率领的一万多水军。这一万多水军借着夜色与大雨,声势极为浩大,不仔细看,还会以为是几万人呢。顾成林没有追击逃窜的日寇,而是让水军迅速的包抄了日寇的退路,将日寇堵在了江户城里。接着,水兵们都排好了阵型,用刺刀,战刀将日寇压了回去。

        战斗打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成了歼灭战,被围困在江户城的两万余日寇成了瓮中鳖,网中鱼,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过,要消灭这两万多日寇,而且还是在没有任何火器的帮助之下将其消灭,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战斗打到了天亮,当梁岳将最后一名日寇军官斩于马下的时候,战斗结束了。明军获得了一场胜利,一场损失巨大的胜利,一场用鲜血与生命作为代价的胜利!此战,日寇损失兵力三万五千余人,其中明智光秀那五百多精锐武士团几乎全军覆没。明军伤亡官兵八千余人,其中以第四军的伤亡最为惨重,在城北防御的一千多明军只有两人活了下来,而第一批投入战斗的明军也只有两成不到的人坚持到了战斗结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2.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3.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4.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5.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6.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7.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8.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9. [秦汉三国]三国之生化狂人 [列表]
  10.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11. [两宋元明]我,大明头号反贼 [列表]
  12.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13. [秦汉三国]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列表]
  14. [清史民国]覆清1796 [列表]
  15. [架空历史]三国:开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列表]
  16. [架空历史]唐末狐臣 [列表]
  17. [历史传记]大秦开局被嬴政偷的心声 [列表]
  18. [两晋隋唐]冉魏大帝 [列表]
  19. [抗战烽火]抗战:从八佰开始 [列表]
  20.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