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以后,大家又相扶相携着,按原路返回了恶咒村。
村庄还是那个村庄,房屋还是那些房屋。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天变了,变的到处是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晚上有月亮、星星,夜间没有鬼魂,困扰人们几百年的乌云和浓雾,再也不见了踪影。
为了庆祝新生,人们改村名为“和平村”——恶咒村彻底从这里消失了。
新村长扈颜辉一上任,在梁晓乐的建议下,便对和平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成立了村委会,把村里有威望的六名中老年人吸收为委员,把十几名有头脑、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招聘为办事员,共同分担村里的一切事物。
因为这里一直沿用“有食同享,有物同分”的“平均分配”制度,在梁晓乐的建议下,他们借鉴了梁家屯养老院里的经验,实行集体所有制——一切财物归集体,全村人都按需供给。
他们在村里建了一个大食堂,全村人一日三餐,都在食堂里吃饭。
劳动实行派工制,以工分计算劳动报酬。半年一分红,平时如需资金,可以在自己的所得部分随意支取。
衣服每人五套,坏了或者小了童装,到村委会以旧换新换大。
为了改变村中延续了几百年的婚姻关系,他们把年轻人都输送到外地安排工作,当然,梁晓乐也没让他们去别处,全都安排在了她和扈颜辉合开的门市上当营业员,或是粮仓管理人员。并明确表示: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一律在所在地与当地人婚配,严禁本村人通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