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湖人品为负数,在投资上的确是有眼光的。
戴成兰家的工厂既在这个朝阳行业,按理说是不缺钱的,戴家早年就在医疗系统有人脉,戴成兰与丈夫创业才会选择医疗器械行业,夫妻俩早期做的是进口医疗器械代理,靠着在医疗系统的人脉赚下了一份家业。
不同于戴成兰的世俗,戴成兰丈夫贺知年是个颇有书生气的商人,赚了钱后贺知年不满足永远做进口医疗器械代理,华国对进口医疗器械依赖越重,国内就越该研发自己的产品,贺知年意识到了国内医疗器械不断增长的市场,在千禧年时野心勃勃由代理转制造,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高投入未能换回高产出,夫妻俩辛苦多年攒下的财富,几乎全被这个建立了几年的工厂套住,贺家的资金链出了问题!
若非如此,戴成兰又何必去捧谢景湖情妇?
戴成兰缺钱啊。
她当时已经没办法从别的途径弄到钱了。
贺知年的坚持并非一无所获,贺家资金链紧张,并不代表工厂前景不好,只是其他有意向的投资人都是趁火打劫之辈,戴成兰和贺知年想拉投资,几个国内同行业大公司都伸出过橄榄枝,投资是第一步,对赌协议很苛刻,目的就是吞并贺家的工厂。
像谢景湖这样,主公司业务完全不涉及医疗器械行业,对吞并贺家工厂没兴趣,只想着靠投资获利的“投资人”,在戴成兰和贺知年眼里是真天使。
而且有Sara从中牵线,锦湖集团对贺家工厂的投资条件放的很宽松,戴成兰和贺知年对工厂的控制权不会被威胁。
这对戴成兰来说,是最棒最适合的一笔救命投资,除了获得这笔投资的过程有些不光彩,这笔投资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光彩又如何。
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又有多少人能恪守道德准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