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30章 问道 (3 / 4)

作者:安化军 最后更新:2021/12/9 3:37:06
        徐平谢过,坐回位子上。到了这一步得到赵祯认可,已经成了大半,不由出了一口气。

        请过茶,赵祯又问:“士大夫当遵君子之行,人君亦当守君子之行,此无疑义。然以仁义治国,汉行之,虽有文治武功,终不免败亡。敢问宰相,汉亡是失仁义之故与?”

        徐平捧笏:“回陛下,圣人之道犹如君子之于士大夫,可照亮前行,然而路上走得到底如何,却又非全归于仁义者。失天下,必失仁义,此无可疑。仁义一时之失,未必就会致天下败亡,此有挽一时失仁义之术而已。有挽天之术,而曰天下不必本于仁义,是匹夫之见。不行仁义,纵能一时挽天倾,终不能长久。是故,天下之治终究归于行仁义。仁义乃天下所本,而非一时之用,讲仁义之用,则未过儒门门槛。”

        至汉朝中原汉族完成了文化大一统,天下之民皆称为汉人,而不再称秦人、楚人,齐人、燕人。汉儒的大一统本于天命,虽然后人说是编造出来愚弄下层的,但实际上当时从皇帝到大臣都信得很,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尤其信这一套。从魏晋到隋唐,天命之说已经难以为继,避于江南的中原正统终不能光复天下,残民者昌,佑民者殃。

        到宋朝儒学再兴,天命说被放弃,宋儒改以公天下、查治乱的正统说来代替。从古文运动到疑传惑经,再到六经注我,都是这一体系的一部分。然而宋儒的努力,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被蒙古所灭,中原陆沉的结果。这些努力,实际上随着宋朝的灭亡就离去了。

        历史不能假设,认为宋朝不灭会如何,实际上宋朝出现这种思潮,从皇帝到士大夫都愿意做出让步,正是因为有巨大的外部威胁。没有外部威胁,内部矛盾就会转趋激烈,皇帝和士大夫相携相让的局面也不会出现。

        宋亡之后是元,明灭元,之后又被清灭。清末正统论再次被拿出来鞭尸,从梁启超到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从破正统论入手,打破汉族的文化一元,中原一统,又是后话。

        文武完足,徐平立下如此大功,来任宰相要职,比其他权相更显眼,会不会引起赵祯猜忌,甚至下毒手?想多了,是把历史的特例当成了通例。实际上两宋三百余年,并没有因为宰相威望过重,权力太大而让皇帝下毒手的。哪怕是宋太宗时期规矩未立,那时的权相赵普甚至插手皇太子之争,最后也没怎么样。一时失宠外贬是有,最后恩遇不失,安然去世,身后得享哀荣。

        有这种想法,根本上还是没有认识到宋朝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不是一句笼络人心的虚言,而是整个政权的根本。在这种政治结构下,权力再大的宰相,也无法威胁到皇位。而再是猜忌心重、专权独断的皇帝,也不会对宰相下手,不然天下根本动摇。

        宋朝的皇权与相权,有矛盾,但更多的是合作。双方之间不是你多我少,除了极个别的权相,大多数时候是相权加强,皇权随之加强。不认识到这一点,徐平怎么敢来做这个改革的宰相?再是大公无私,也得先为自己和家人考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
  2.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3.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4.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5.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6.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7.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8.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9.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10.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11. [秦汉三国]三国之生化狂人 [列表]
  12.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13. [两宋元明]我,大明头号反贼 [列表]
  14. [清史民国]覆清1796 [列表]
  15. [历史传记]大秦开局被嬴政偷的心声 [列表]
  16. [秦汉三国]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列表]
  17. [架空历史]唐末狐臣 [列表]
  18. [两晋隋唐]冉魏大帝 [列表]
  19. [抗战烽火]抗战:从八佰开始 [列表]
  20. [架空历史]三国:开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