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工部的黄大人,下官是所丞陈申,刚才失礼了,还请黄大人见谅。”
“无妨无妨。”朱怡成笑眯眯地回了个礼道:“原来是陈大人。”
所丞是九品官,虽然官很小,但的确是官员而不是吏员。所以,朱怡成称对方一声陈大人并没不妥,不过这个陈申倒是连连道不敢,同时热情地告诉朱怡成,黄履庄正在研究所的另一头,他正好也要去那边,可以带朱怡成过去。
从这里走过去有些距离,而且这边的建筑一幢挨着一幢,而且为了便利起见,这些建筑基本都是一个模样,如果不是陈申带路的话,就算指给朱怡成恐怕也得找一会儿。
一路走过去,朱怡成顺便同陈申聊了起来,聊了几句后询问陈申是不是当年科考的举子,谁想到朱怡成这么一问,陈申有些不好意思,他告诉朱怡成自己并不是举子,而是匠人出身。
询问之下才知道,陈申祖祖辈辈都是匠人,在皇家研究所建立之前,陈申在工部文思院任职,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银匠。皇家研究所建立后,陈申被调入这里,一开始也只是匠人而已,但后来因为陈申此人聪明能干,而且对机械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再加上他又有很好的手艺和才华,不久后就在这批匠人中脱颖而出。
之后,陈申被黄履庄看中,更是直接收他做了徒弟。成了黄履庄的徒弟后,陈申进步飞快,多次协助黄履庄完成了几款机械的研制和改造,从而得到了重用。
由于朱怡成已实际废除了四民政策,对于之前大明的匠户和其他贱籍也一应除去,所以陈申凭着在皇家研究所的贡献和黄履庄的大力推荐,终于成了一个正式的官员。
虽然现在陈申只是一个小小九品官,但这对于陈申来讲不仅是极大的恩赐,更是他祖祖辈辈怎么都没想象到的结果。在同朱怡成的讲述中,朱怡成从对方的语气和神态中能看得出来陈申对于大明,对于自己和黄履庄无比的感激之情。
“这都是你应得的,如今大明各民无分高下,只要自己有本事,有能力,终究能出头投地!”朱怡成拍拍陈申的肩膀鼓励道。
“是啊!多亏了我大明出此仁君,这才有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放在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陈申感激万分地点点头。
“对了,黄大人现在在研究什么?他这些日子都在那边?这也太偏了吧?”越走越远,他们快走到研究所的一个角落处了,朱怡成忍不住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