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2章 魏王的难题 (4 / 5)

作者:公子許 最后更新:2022/1/6 21:17:13
        李佑是真的赖,寡廉鲜耻没脸没皮。

        与他们两个相比,蒋王李恽简直就是小白兔一般纯洁乖巧……

        房俊问李泰:“振兴会那边运转如何?”

        “将大唐文化向世界输出”是他的宏伟蓝图,构筑“大唐文化圈”,使得大唐的影响力扩散开去,在文化、经济、甚至于军事等等领域引领天下各国,稳固大唐的霸主地位,提升唐人的国际地位。

        只不过这等事对于一个外臣来讲实在是有利有弊,极易引起统治者的猜忌,所以房俊从一开始便将这项事务推给了魏王李泰。

        放弃争储的李泰急于寻找一个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两人一拍即合,筹备了“大唐文化振兴会”,立志于传播大唐文化。

        提起这个,李泰自然一脸兴奋:“形势一片大好!按照当初的预想,我们与国子监合作,在帝国各州府尽皆设立管理州学的衙门,辐射到下辖各个县城,设有县学,再细分到各个乡里,有乡学。乡学启蒙、县学固基、州学开始系统分列学科,培养精英学子,参加科举。其中更于州学之内选拔佼佼者,保送入国子监,接受更精益的教育。目前州学、县学都已经架设完毕,未来十年,本王将会致力于将乡学开办于大唐每一个乡里!”

        房俊欣然颔首。

        这几乎就是明清科举制度成熟以后的全国教育架构……

        房俊告诫道:“天下科举,能够为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帝国始终快速发展。但是还请殿下谨记,大唐文化源起商纣、上承五帝,绝不止诗书礼乐、经史子集,术数、格物、天文、地理、阴阳、兵法……哪一样不是千年沉淀、民族精萃?应当与各级学堂之内多多设置学科,尽量使得每一位学子都是全方位的人才,大唐绝不需要只会死读书、做文章的书呆子!”

        后世每一个国人,都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不负大明不负卿 [列表]
  2.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3.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4.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5. [架空历史]吕布的游戏 [列表]
  6.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7.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
  8.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9.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10.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11.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12.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13.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14. [秦汉三国]三国之生化狂人 [列表]
  15. [历史传记]大秦开局被嬴政偷的心声 [列表]
  16. [两宋元明]我,大明头号反贼 [列表]
  17. [清史民国]覆清1796 [列表]
  18. [两晋隋唐]冉魏大帝 [列表]
  19. [秦汉三国]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列表]
  20. [抗战烽火]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