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猫懒洋洋的在窗台上睡觉,猎犬蹲在栅栏门后警惕的盯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偶尔有晨练的人满头大汗跑过,将和善的笑容留给每一个路人。
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
大明的变化是各方各面的,就像全旭成立《辽东工商时报》,后来改成了《大明时报》,成了官方的喉舌,然而,民间不少人成立了报纸,公办和私营的非常多。
穿过十字路口经过早餐店的时候,全旭买了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加一杯刚刚煮好的豆浆当做早点,顺手买了一份刚刚送到报亭的《荆楚时报》。
这是江南士绅最后的倔强,他们办了这个报纸,而且采取文言文的方式,销售量很低,成了老式文人抨击时政的最后阵地。
不过,早已借鉴了后世对于舆论的管理经验,大明的舆论可是受到监管的,任何人可以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如果是混淆是非,那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理。
就在全旭刚刚坐下来,还没有来得吃早餐的时候,有两名青年一前一后来到早餐铺子前,买了早餐,与全旭一样,一边吃一边谈。
“李兄,你如何看……此事?”
随着大明工业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好消息,特别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以纺织产业为例,大量的纺织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低到已经让百姓产生不满了。
没错,从前的时候,种植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可是随着大量的纺织厂出现,大量的布帛涌向市场,大明百姓虽然手中有钱,可是过习惯子苦日子的百姓,并不舍得给自己增加新衣服。
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手工业,更让百姓收入锐减,不少人开始发牢骚了。全旭其实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攻打印度,其实也不是为了占领印度,而是为了打开印度的市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