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一百级斩首非常难做到,事实上,并不难。
这主要是,后金旗丁在计算军功的时候,连民夫也算上,只算首级,一旦攻破一地,基本就是满城屠尽,在天启四年之前,即使是八旗最精锐的两黄旗,白甲兵不过二百余人。
到了崇祯二年,就多达两千余人,如果按照正丁的增加,这一千多名白甲兵,需要砍杀明军至少十万人以上。
但是,天启四年,直到崇祯二年明军与后金根本就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这一千多名白甲怎么升上来的?
答案很简单,杀的不是军人,只是平民百姓。
当然,虽然是杀的百姓,不代表白甲兵不厉害,他们内穿锁子甲,外披铁甲,中间还有一层棉甲。这样的三层铠甲,根本不惧弓箭和刀劈,明军手中的武器能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几乎没有。
火枪,其实只有开一枪的机会。
但是,白甲兵数量只是少数,属于专门攻坚或破阵之用,轻易不会出动,其次是后金军队的披甲人,也就是普通的甲兵,基本上在三比一左右,着甲率比明军要高一些。
但是普通的甲兵,但是明军的甲士基本上都是将领的家丁兵,他们享受着较高的待遇,心中只有将领,将领一声令下,管你什么作战任务,他们只会听从将领的命令。
以原本东江军为例,如果没有白甲兵的后金军队,东江军用三倍的劣质装备,可以完胜他们,现在秦承祖麾下,披甲率高达五成半,一对一还真不怵披甲人。
为了对付后金的白甲兵,黄方英麾下组建了一只六百人的重斧部队,每个人披着板甲,扛着三尺余长的战斧,就算劈不开白甲兵的三层铠甲,也能砸死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