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耿青拜见陛下!望陛下万岁,望大齐延祚千世。”
“你啊,总是能给朕说些新花样,起来说话吧。”
雨声淅淅沥沥落下屋檐,溅起的水花,湿气随风吹进殿内,黄巢坐在龙案后,头也没抬,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刚刚听说,你麾下的总捕,将几个兵卒当着京兆伊的面杀了?”
耿青称谢,随后起身点头:“陛下料事如神,那几人确实是臣着人所杀,但与那两位总捕没有关系,他们不过奉命行事。”
那边,龙案后的身影抬了抬脸,笑了一下,“朕料个屁的神,崔璆才走不久,过来就缠着朕告你的状,堂堂宰相竟被气得言辞激烈,看来你拂他面子拂的有些狠了。”
“不是臣拂他面子,而是臣公事公办!”耿青在下方答了一句,继续道:“陛下,如今义军已非贼军,但贼性未死,非祥兆,祸害百姓,致使百姓离心,城中不稳,安能征战四方?何况,义军山头林立,陛下那些老部将各个都有私兵,不加以管束,只会平添混乱,故此,臣为大齐考虑,必然严惩,但无法治本,还需陛下剥了非带兵将领的私兵。”
义军山头林立,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整支军队,都是各个响应之人带着自己所募之兵加入,当年黄巢也是这般与王仙芝联合起来。
如今有了根基,弊端就越发明显,黄巢也在这事上考虑过,真要做下来,也是有些担忧,一旦剥夺非带兵之将的私兵,必然会引起骚动,可此事又不得不进行下去。
“陛下。”
耿青见他沉默,自然明白其顾虑,拱手道:“昔日汉武推恩令,不也困难重重?眼下长安一地与汉武时的困难相比,可谓不足为虑,何况非剥夺军中大将私兵,他们便不会有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