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章 赚差价 (1 / 5)

作者:江陌南 最后更新:2022/1/4 6:25:19
        我国时隔20多年后,在1981年再次发行国库券,当时规定国库券不能抵押、流通和买卖。

        国家采取摊派的方式发行,所以家里有公职的,或者工人,教师等,有些发工资甚至用国库券抵。

        当时人们不认为这是理财产品,反倒是“烫手山芋”。不少人为了补贴家用,会悄悄以9折甚至更低的价格转让,还怕转不出去会砸在手里。

        1988年,中央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国库券可以自由买卖。这也意味着国库券不用等到期兑付就可以卖掉,可以由死钱变活钱,于是,在这种交易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异地差价。

        花想容掌握的信息是:这里有大量卖不出去的国库券,在上海,同样100元面值的国库券能卖102--104元。这就是纪晓舟能赚到的价差。

        纪晓舟进了银行。

        银行的柜台高大气派,柜员们坐在防弹玻璃后面,十指如飞点着百元大钞,这种气派的场面,让普通老百姓都会觉得十分有压迫感。

        纪晓舟心里有些怯意,但面上却是镇定自若,他进了银行,左顾右盼。

        “给我转十万块到福建,我家那口子在那里批发衣服,马上就能到吗?急着付货款。”

        柜台前,一位看上去穿得十分朴素的三十多岁妇女,急切地问柜员。

        纪晓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