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很明显十分偏僻,但是萧季和施然能够在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之下离开,并且到现在还没有一点被抓捕的迹象,说明萧季肯定已经将那些事情都已经处理好了。
这次萧季不再开玩笑,认认真真给施然讲了事情的经过。
正如施然所猜测的,萧季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造反成功;确切地说,他其实根本就没打算造反。
最初将造反这两个字呈现在施然面前的人,是施岳忠府中的一个幕僚。那个幕僚虽然并不是施岳忠本人,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话几乎可以等同于施岳忠本人的意思,只是某些话,不能一开始就由施岳忠自己出面来说,所以则由其幕僚出马。倘若事情与他们的计划有所出入,也好及时止损或者留好后路随时变更。
萧季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荒诞荒唐甚至有些离谱,自己哪里长得像是谋反之人了?
但是转念一想,他自己没有,但是眼前的人--所代表的施岳忠--很明显是有的。于是萧季便将计就计,应下了造反的名头,为着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的打算。
最开始萧季只是想收集收集情报然后直接告诉小皇帝,由他来处理这群犯上作乱的老东西,但是接触了几次之后,萧季才发现这个谋划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庞大。以小皇帝当时的能力,怕是难以应付。更何况,萧季当时担心,这其中甚至可能还有太后参与其中。
虽然小皇帝是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是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很多时候,亲情也是不堪一击的。
于是一时兴起打算探听消息就渐渐变成了与反叛者同流合污甚至出谋划策。
从施岳忠的幕僚找上萧季的那一天起,他逐渐将自己在京郊的练马场变为了练兵营。倘若到时候真有动乱的那么一天,只有铁蹄与长·枪说话最为管用。
萧季虽然大部分时间看起来都云淡风轻、游刃有余,但是他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对付那一群心怀不轨的老油条还是时常会吃力。他不是不比他们聪明,只是不比他们狡猾。
他不止一次想过将一切对小皇帝和盘托出,但是又怕小皇帝因为经验不足做出误判进而轻举妄动,到时若不能将这群人的老底连根拔起,恐其只是暂隐锋芒,日后成为更大的隐患。也怕当时还没什么城府的人会将此事透露给太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排除太后的嫌疑之前,这样风险实在太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