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谨,那是凭着他那过人的头脑,以及以前看过的一些兵书结合最近这二三年来,李显不断给予他提点后,他才把这《孙子兵法》给悟得了个三五分。
而梁宽,则是凭借着他那丰富的领兵经验,靠着他家传的领兵之法,再加上李显的提点,他才把这本深奥的《孙子兵法》给吃透了个三分左右。
而蒙恬,却是位完全靠着自身的悟性在看这本《孙子兵法》,他的观点,他的理念,完全都是没有受到半点那些老旧兵法的影响,就算他曾经贵为天水校尉,可是,那也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儿。
所以,在他原本就一片空白之处,冒来然接受这一本《孙子兵法》,在场这数十员大将,当属他人为最,而在这三人里头,却又当属蒙恬为最。
“末将以为,大王西征之事不妥。”边上,老成持重的梁宽,终是开口道。
他乃是大秦国里唯一的一位宿将了,虽然梁宽并不能算得上什么名将,大将,可是,在整个大秦国甚至于周边几个国家里,梁宽,他就是位久经沙场的宿将。
所以,对于梁宽,虽然因着三年前那咸阳城之事,而让李显对于梁宽颇觉失望,甚至于把梁宽都打到安州去坐镇去了,可是,对于这位大秦国的唯一一位宿将来说,他的意见,却是李显不得不听的。
所以,在见得梁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之后,李显不由得大是奇怪的道:“哦,确不知道梁将军有何妙计??”
说实在话,这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李显是考虑了许久许久,甚至于就在一年半前,李显就在考虑着并逐步的完善着这个计策。
一直到今日,李显方才选择提了出来,这其中的一些可能生的细节,方方面面上,李显几乎都有考虑到了,所以,李显才提了出来,可是没想到,梁宽这员沙场宿将,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反对,这由不得李显不感到奇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