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这赵括也是位大有来头的人物,他本是赵国大将军公孙虹的义子,只是这赵括,却是个只读兵书,不入军阵的公子哥。
简单的说,就是个只懂理论而不懂实践,只会纸上谈兵的蠢货,可偏偏这蠢货因为头上顶着个大将军公孙虹的义子这等璀璨光环而在赵国混得相当的开,更是深得赵肃宗公孙越的常识,以二十五岁之龄而独掌一军。
对于这种人,以廉颇这等常年征战于沙场的沙场老将来说,他是最看不上眼的,对于这等人,他除了给予无限的鄙视之外,亦只有无奈了。
“唉。。。”见得那将亦是一脸苦笑的表情,廉颇重重地叹了口气之余,爬起身来,就往帐外走去。
兵无粮不行,粮乃是军中之本,只是碰上赵辊这等样人,他却是不能在把希望在寄托在他们身上了,必须得向就近的阳泉城求援,否则他这几乎集结了赵国近三成的兵力就要全部交待在这里了。
只是,如今这刑台城外,已经被那秦军给围成了个铁桶样,是里三层,外又三层的,想要再出去,又哪有那般容易之事。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刑台城却实城高墙厚,李显领着大军到此,他一时又没有什么实用的攻城器械,又不想白白让将士们攻这等雄城而白送死,所以,李显这会就做了一件很让人无语的事情。
李显他领着二十来万大军,就在这刑台城外,挖了条数丈宽的护城河。
李显的意思很明白,秦军攻不下这刑台城,可是,刑台城内的赵军们,你们也别想出来。反正这刑台城内的赵军,他们没有多少兵粮,李显打的主意就是一个熬字,对于没兵没粮的赵军来说,他李显就算熬也要熬死他们。
“罗校尉,一会由你亲自领军五千,奔南城门而去,本将自与你护送,待得冲出城外后,尔等再奔赴阳泉,压送粮草过来,顺便亦通报大王我等这边情况,好让大王领兵来救这刑台城。”廉颇终是赵国宿将,在战场上摸滚打爬几十年,这一身冷静沉稳的性格,却是很能把握。
所以,只一会儿,廉颇就下得将令与那罗校尉,着他引军自去阳泉护送些粮草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