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担心并非无的放矢,顿河集团军其实不需要攻下卡拉奇,他们打到卡拉奇对被困于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就是一种声援了,甚至如果是这样的话,第6集团军和顿河集团军全力夹攻卡拉奇将其占领并完成突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到时,甚至保卢斯看到这种形势的变化投降的心都会动摇。
从某方面来说,佐洛塔廖夫的想法还更稳妥,因为第6集团军的投降那可是近百万人,这么大的胜利对苏军来说已经足够了,所以不应该再有其它横生枝节的变化。
而舒尔卡这种说法,也就是诱敌深入的说法,就是一种不稳定因素,或者说会给这个胜利带来更多的不确定。
但舒尔卡却坚持自己的意见。
“如果德国人发现他们连顿河集团军都差点被包围,或者列车炮已经被我们炸毁甚至俘获了呢?”舒尔卡说:“那么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是吗?”
“列车炮?”佐洛塔廖夫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另一边,正在指挥顿河集团军全力进攻的曼施坦因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已经有人在打他的列车炮的主意了。
德军的战术依旧是沿着巨炮敲开的缺口进攻和穿插。
巨炮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与空中力量更好的协同......一发炮弹过去,冒起的烟雾和尘土空军看得一清二楚,于是马上就知道哪里是步兵进攻的重点。
接下来该怎么做就不用说了,他们马上就会把**投掷在附近的敌方火力点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