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八章 运输线 (2 / 4)

作者:远征士兵 最后更新:2025/6/30 18:33:05
        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德军回过身来又将注意力转向了英国和非洲。

        “而我们此时甚至还在不断的向苏联运输救援物资!”丘吉尔在烟雾中愤愤的说:“这是我们做的最愚蠢的事了,将物资送给别人,结果却让自己处于危险中!”

        “您的意思是!”孟席斯问。

        “我们在非洲同样缺乏物资,明白吗?”丘吉尔说:“甚至到了我们是否要撤出非洲放弃苏伊士运河的地步,所以我们不得不将物资优先供给非洲!”

        “是,首相阁下!”孟席斯心领神会。

        接着非洲方面很快就传来战事,然后原本应该送往苏联的物资包括美国送往苏联的物资都有相当一部份被英国截了下来。

        美、英援助苏联的物资主要有三条线路,一条是从挪威海运往苏联北面,另一条是从西伯利亚铁路线运进苏联。更重要的一条路线还是从苏伊士运河至土耳其至苏联的高加索或是从印度走陆路至高加索地区。

        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许多物资其实是印度生产然后再运往苏联的,比如罐头、弹药等,印度就有许多工厂……印度人多,劳动力十分廉价。

        此时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十分残酷。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处于战争状态急需战争物资,于是极尽所能的剥削印度劳动力甚至苛以重税,这直接导致印度从42年起就间断的爆发饥荒。

        战后英国急于恢复元气,对印度的剥削有增无减,尽管英国战时甚至答应胜利后就会给印度独立和自由。

        这使46年时印度爆发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保守估计饿死2600万人。

        不过这些当然不是丘吉尔要考虑的事,他只知道此时的印度是一个很好的生产基地,无论是粮食、军装还是弹药,更重要的还是交通四通八达,不管送到哪里都很方便……至少对于二战时期来说是这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