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钰答道,回到办公室琢磨了会儿,分别把马智兵和张烨成叫过来询问——之前当着两人的面讨论抽小吕,因为涉及本科室人手必须两位科长意见一致;而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马智兵显然是个老滑头,不会轻易说真话;张烨成却是有一说一的务实派,能给出中肯而理性的建议。但事关机关同事的评价,两人都在场肯定有所顾忌,还是分开来比较好。
“基础建设科范唯巍跟我年纪差不多,经历却丰富得多,先后在国资委、财政厅工作过,还在办公厅借用了一年多,很有水平就是心直口快,说话不过脑子由此得罪人,到现在仍是副科级怎么都升不上去,唉;”张烨成道,“重大项目科副科长杨寓,今年才三十四岁,钟组部后备干部,在榆达化工集团生产基地锻炼了两年刚刚回来,讨论榆达扭亏为盈话题没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农业发展科的老牛怎么样?”
白钰故意问。这是马智兵推荐的人选,另一位也是杨寓。
张烨成略加思忖,道:“您挑选的人要肯干活,能吃苦,而且听从指挥,我就基于这几点考虑的;其他或许还有更好的人选,您不妨多问问。”
“好,我明白了,谢谢你的建议。”
白钰微笑道。
每逢重大事件机关效率总是出奇地高,从上午讨论组建工作小组到中午商量人选,下午三点人员已经到位,半小时后榆达集团董秘崔基旺带着对接小组赶到会议室,召开今年结对帮持第一次工作会议。
集团董秘虽然也位列高管,但级别比副总略低,待遇又略好于中层干部,总体来说在副厅与正处之间的位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