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21章 助学计划 (3 / 5)

作者:岑寨散人 最后更新:2025/7/4 18:21:01
        “地球村阳光青年助学计划”是覆盖范围非常广,投入非常大的项目,教育部拿不出近于天文数字的资金,于是就采取轮流做东原则,每年挑几个省“承担重任”:

        那可真是重任呐,所在省份和高校不但要负责入学学生的所有费用,而且还挤占计划内专项或特殊类招生名额。

        这是为什么呢?作为钟直机关教育部也靠财正拨款,有立项有预算才拿到钱,而“地球村阳光青年助学计划”因为高层内部意见不统一,社会上普遍反对到处洒钱,每年两.会的预算审议都通不过,不得不东挪西凑地打各地秋风。

        明明反对者众,教育部又为何执著推进此项活动?实质也是**和高层理念分歧长期存在的明证,从傅老、桑老到朱正阳,从未有过真正掌控钟直机关每个角落的时候。

        名不正言不顺的结果是,每年引进境外学生的名额都必须从招生总盘子里“挪用”——教育部向财正部申请教育费用是按人头的,多一个人家也不理你;另一方面为避免社会舆论反弹,指责境外学生侵占内地学生教育资源,这事儿还必须偷偷摸摸。

        第一轮结束后眼看又该暨南挑担子了,徐迢在任时却坚决抵制。这位前申委书计到底怎样的人,暨南从上到下都没太搞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他不喜欢妥协和交换。

        也就是说在徐迢身上其实有种与官.场格格不入的特质,既是他能从一干官员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的亮点,到某个时候却又深深拖累并影响他。

        对于教育部的协调和要求,徐迢态度很简单:没道理、不可行。

        前面说过暨南作为难度最高的高考大省,名校资源少得可怜,就这点儿蛋糕还要划出来给“地球村阳光青年助学计划”,显然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上轮采取的折衷方案是暨南负责那一批引进留学的所有境外学生费用,名额则只消化规定数的三分之一,这叫以资金换资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