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街之行走着曹操。当然不知道,甄宓这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女,由于自己的出现,历史的改变。而遭遇到的情况不同之下,所生出的那些感情,以及性格的改变,此时的他,只是只是在想着如何尽快的解决世家。如何在最大程度之,抑制河北世家。
“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啊。”
心暗叹了一眼,根本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解决世家这个在时间的长河之诞生出来的怪物的曹操,心可谓是无奈至极。
世家的麻烦,在于其人才辈出,因此让宋之前的历代皇帝,即使明知道世家做大的危害,也不得不依靠世家之人来治理天下,毕竟要是不用世家。隋唐两朝还好,虽然世家还在,但是好歹科举已然出现,还有已然逐渐庞大起来的寒门士子能够让他们使用,帮助他们治理天下。
但是隋朝之前,不用世家,那么,算是皇帝,可能能够治理的天下也仅剩都城一地,其所下达的诏令。同样也只能在都城一地发出来作用了,至于都城之外,那么能呵呵一笑了。
当然更加悲惨的南北朝时代的皇帝,不说他们有没有寒门士子用。只要他们敢说出不用世家,而是重用寒门士子的话,那么第二日,百姓们会发现,天变了,朝代已然变换。那皇位之的人,可能也从刘姓改变成了其他的姓氏。
因此要想解决世家,最终根本的办法还在于,培养出足以对抗甚至取代世家的另外一个集团出来,而向来和世家不对付的寒门,显然是一个理想对象。
然而相于世家那通过时间而累积下来的庞大书籍、知识,寒门士子在先天之低了世家一筹,在起跑线等于是输了,算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寒门士子如郭嘉、戏志才等人,他们也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
不说著名的颍川书院世家在其出了多少的力,是在后世号称鬼才的郭嘉,在其少年时期也不知道受到荀彧这个颍川荀家之后的朋友多少的帮助,更不要说是颍川书院之的先生们了。
因此培养寒门士子集团,首先要有一个足以让他们不输给世家的地方作为起跑点,书院显然是这个地方,不过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使曹操有着后世的记忆,但是要想在短短一段时间之内,彻底的消灭世家这个怪物,同样显得有些不现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