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热情都很高涨。人们集思广益,互相商量着,不断推出新样式。还根据材料的薄厚来安排尺寸。如:一层的就编六、七寸的,两层的编八、九寸的,三层的就编一尺的。这完全是老人们创作出来的,梁晓乐的自我保护意识那是没得说。
让梁晓乐没有想到的是老人们的耐心。
把分层马莲草叶片纵向里分成三份进行编制,梁晓乐已经尽了最大的耐心。
有一个老奶奶却把一个三层的叶片竖着分成八份,把纬线拴在竹片的一端,用竹片的另一端去挑经线,隔一根挑一根,挑到头后,把纬线拉过去,用另一个竹片摁摁实,然后再拐回来……来回拐着编。
等长度编好以后,用针线把两边缝起来。然后在底部的两个角上又缝了几针,就变成了一个可撑开的有底部的袋子。
之后把留出来的经线辫成蒜瓣状,对应着捆起来。那样式,与梁晓乐前世现代的单个的塑料袋丝毫不差。由于线条细,编的密实,盛米成面都没问题。
老太太的这个产品得到了表扬,获得了十个奖励积分。并在全体养老院里推广编织。
很快,这种样式这种质量的编织包装袋,便有了六寸到一尺的五个尺寸。而且人人都参与编织。
因为都是经纬交叉编织,技法很简单,一学就会。老人们熟练了以后,便三一伙,五一群,互相找自己说得来的伙伴儿凑在一起编,边编边拉呱儿,说着心里话。正像宏远娘梁晓乐说的那样,编织成了老人们的一项娱乐活动。
老人们的热情高涨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是院长老天爷爷给安排的工作,用的是老天爷爷给准备的“神草”——活了一辈子了,谁见过马莲草还能分层?!生活中,除了大葱可以一层一层地往下剥,还没见过别的呢?而且,大葱是圆柱形的,剥下来的也放不平。
一辈子也没见过马莲草在大冬天里也绿油油的。都揭成棉纸一样薄了,还扯不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