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龙才大儿子在草编包装袋批发部工作,二儿子在粮仓工作,三儿子夫妇俩在程杨镇开门市。三个儿子都挣钱了,梁德恩夫妇还把儿子臭臭带去了程杨镇上的门市部,一边做买卖,一边照顾孩子臭臭还没有断奶。梁龙才老两口清闲了下来。两个人一商量,也带着两亩地一处闲宅,进了养老院。只是,由于养老院住房暂时紧张,老两口吃、穿在养老院,还是在家里住宿。
啰嗦完了,再说梁晓乐。
从野雀林村、留路回来以后,宏远爹又到附近有老人进养老院的村里,安排老人们交上来的土地和宅院。为了好管理,只要有老人进养老院,宏远爹就在附近买零散地。和老人的地凑够三十亩以上,就雇个长工在那里看管。
这个工作宏远爹已经驾轻就熟,宏远娘就不跟着转了。但梁晓乐必须跟着,因为这涉及到日后的田间管理,如浇空间水、除草什么的,梁晓乐必须知道地块。
为此,只要宏远爹一动身,梁晓乐或一同去,或在“气泡”中尾随。只要知道了地块就行。至于种什么,梁晓乐就不再参与了。一切由宏远爹说了算。
这样一来,宏远爹的基地梁晓乐为之起的名字一下增加了十大几个,土地增加大几百亩。一个基地一个长工,宏远爹管不过来。宏远娘梁晓乐又建议宏远爹,把长工辛庆同提升为长工总管,管理起十大几个长工,连同每个基地的农作物种植安排。
基地多了,有的基地地块还很零散,梁晓乐也怕自己记差了或者忘记了,日后管理起来出现差错。便躲在空间里,驾着“气泡”到处查看。用了半月的时间,按比例绘制了一个以梁家屯村为中心的方圆百十里地的简要地理版图,标明自己的门市、基地以及地块所在位置。
这一制版图不要紧,让梁晓乐大为震惊:自己费了九牛二虎建立起来的基业,在这版图中,虽然不能说是沧海一粟,也实在是微乎其微,少的可怜啊!
这仅仅是一个百十平方里的版图,而奇典大神的万有空间里,又何止是一个百十平方里?
梁晓乐忽然狠狠地鄙视起自己来:梁晓乐呀梁晓乐,一年半的时间,你才买了几百亩地,就沾沾自喜、陶醉起来。二十二年半时间,别说达到万有空间的规模,就是把这个“版图”填满,也是可望不可及的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