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小树林成了他们教学的课堂。
让梁晓乐高兴的是,解立君的知识十分渊博。每教一个新字,都要从字形字义上去解释。有时候,还能引申出一个动人的小故事、一套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而且出口成章。本是“保驾护航”的她,却成了一个旁听生,跟着一块儿学习起来当然紧要关头她是会躲避的,只可惜一直捕捉不到这样的机会。
一天,两个人教学完生字以后,闲聊了起来。梁艳秋一边听解立君说话大多数时候都是解立君说,梁艳秋听,一边用小木棍儿在地上划拉,反反复复写着一个“人”字。
梁晓乐觉得自己应该离开了。刚要驱动“气泡”,忽然听解立君说:
“‘人’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这两笔,却不好写。”
“不好写?”梁艳秋不解,反问了一句:“除了一、二两个字以外,我觉得人字最好写了。”
“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越不容易写好;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写不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解立君侃侃而言。
梁晓乐一看又要发表“演讲“了,立马打消了离开的念头。停在他们对面听起来。
果然,解立君没等梁艳秋再说什么,也拿起一截小木棍儿,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人字这两笔,你可以看成一笔是快乐,一笔是烦恼。快乐和烦恼是人生腾飞的两翼,相伴而生,形影相随。快乐和烦恼、幸福与痛苦、高兴与忧伤,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激励而前进的。经过烦恼、痛苦和忧伤的洗礼,才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快乐和烦恼是奔向人生目标的一对车轮。”
梁艳秋静静地听着,似懂非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