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爹坐的这张酒桌上,因为都是野雀林村举止轻重的人物,又有外人宏远爹在场,就比较文明。所说的也都是国计民生的大事。饺子端上来以后,人们尝了尝,赞叹一番,话题很快由“神饺子”转移到“阳光养老院”上来。
“听说你那里的养老院办的很好。把村里没儿没女的老人都接管起来了。连穿的都是养老院里供应。”族长羡慕地说。
“也是有偿接管。”宏远爹说:“老人们带着宅子和地进来,养老院里负责衣食住行,养老送终。也可以说是集体养老。”
“这就很不错了。”一个四十多岁文质彬彬的人说:“人老了最怕孤独。串门又怕给人送膈应。你这样让他们付出一点儿代价,名正言顺地把他们聚在一起,去了他们好多心病,住着还踏实。”
“就是!”紧挨文质彬彬人而坐的一个四十来岁浓眉大眼的人接话茬说:“你不要他们的东西,就是施舍了。老人们也有自尊心,非亲非故的,时间长了,就不好意思了。”
“听说你们还收外村的?”族长问。
“嗯。既然办起来了,就不怕人多。这也和‘开店的不怕大肚子汉’一个道理吧。”宏远爹笑了笑,说。
“那,外村老人入进来的地,你们怎么办呢?”另一个人问。
“今年也是刚开始。我们计划把外村老人入进来的地调换到一起,村里有卖闲散地的再买些,达到三十亩以上了,就雇个人在那里给管理。”
“你们买闲散地干什么?”
“种啊。”宏远爹幽默地笑笑:“俗话说:地是黄金版,人勤地不懒。今年我在村里买的二十五亩闲散地里种上了果树,又在果树趟子里间作了棉花。果树棉花一块儿长,棉花还合小五百斤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