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四月中旬,地里的春苗需要田间管理,小麦需要锄划,农活接上了手。辛庆同顾了田里顾不了送货。
宏远爹又把梁家屯里的这家门市合给了弟弟梁德贵。和那五家分店一样,由宏远爹按批发价供货,利润归梁德贵。宏远爹再不过问和参与门市里的事情,腾出时间专心供六家分店的货物。虽然紧张,倒也耽误不了买卖。
学堂也很快办起来了。就在买的老光混的那处闲院里。北房三间,谢老先生一家祖孙三口和他的侄子解立君住;东厢房做伙房和放杂物;西厢房做教室。把里面的断间墙拆了,窗户换上玻璃,买了课桌凳子,倒也宽敞明亮。
宏远娘真的送来了包括解玉成在内的十个学生:九个结拜的把兄弟和六岁的梁玉云。梁晓乐和梁宏根都是四岁,暂时不算编,可以跟着姐姐和哥哥当个旁听生。
同时入学的,还有安桂花的二儿子梁宏运和大奶奶的孙女翠翠。因为教室小,村里的适龄孩子暂时没有招收。
谢老先生一家的吃喝用,正像当初许诺的那样,一切都有宏远娘家里供应,而且全都是精米白面,想吃杂粮随便要,把谢老先生夫妇感动得只掉眼泪儿。
宏远娘是个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主动承担起了窦金安、扈颜辉、马志涛、杨庭广和韩光平的生活。家里原有五个孩子,再加上他们夫妇俩,十个孩子两个大人,十二口人。梁晓乐虽然能从空间里拿些干粮出来,又怕被宏远娘看出,也只能小不留地帮助些。每天的粥饭和炒菜、却是需要宏远娘亲自去做。宏远娘每天为三顿饭忙的不可开交。还要时时过问长工辛庆同和谢老先生家里是否缺什么短什么。把个宏远娘累得够呛!
梁晓乐看不下去了:
她见宏远爹瘸着个腿每天装车卸车,再赶着小驴车行几十里路,虽然坐在车上,风吹日晒的,实在辛苦。
宏远娘整天为了十二口人的饭菜忙里忙外,连上街给人说话拉呱的时间都没有。虽然不言语,梁晓乐已经看出她已累得腰酸背痛。
梁晓乐心想:自己为了赶时间开拓事业,才加快了发展步伐的。总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这具小身体的父母当奴隶使唤吧!要是这样的话,自己的异能岂不是给这个家庭造成了苦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