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联想到自己的设想,百业待兴,需要很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而这些工作人员,让他们像前世的正式工一样,按月发放工资,老了享受退休金。这样,岂不解决了因老人入养老院引起的土地减少问题。
梁晓乐已经看出来,金钱和工作,对这个时空里的人们,同样有着很大的诱惑。让梁德贵接管门市、梁龙才一家送货、梁艳秋到孤儿院上班……还有人们出门去打工,都已得到证明。
对!这个办法比接班制实用多了,最起码土地指标不被反复利用。
梁晓乐怀着兴奋的心情,又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计划。
宏远娘梁晓乐:“要不,凡是进入养老院的有子女的老人,咱们给他家里安排一个孩子,到我们所成立的单位里工作。如:孤儿院、养老院、食堂等。以后,所有我们需要雇人的地方,都紧着入院老人的子女安排。按现在在外打工的行情,每月工资二百四十到三百之间。这样,也能解决了因老人入养老院,家中土地减少的问题。”
梁龙勤想了想,说:“一个老人安排一个,还是两个老人安排一个呢?”
宏远娘梁晓乐:“两个老人安排一个的话,只有一个老人的人家,就吃亏了。干脆一个老人安排一个算了。”
宏远爹有些发愁地说:“我们用了这么多人了吗?”
远娘梁晓乐:“因为这些人多数有小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吃住在外面,咱可以规定每天工作四个时辰,实行三班倒,吃住在自己家里。如家里离得开,而工作岗位离不开的,才可以吃住在单位。这样,需要的人不是就多了。再说了,入住养老院的老人越多,各方面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需要的人也多起来,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事。”
“我看这个办法可以。”梁龙勤对宏远爹说:“既解决了你们的用人问题,还解决了他们担心地少的顾虑。”
于是,在养老院的规章制度里,又添了一条:
有老人进入养老院的家庭,优先在梁德福、李慧敏手下的单位安排工作。并规定:梁德福、李慧敏所创事业,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有子女等待安排的情况下,一律不外聘职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