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人的前面,是一伙小戏儿上的农村里的小剧团,专门应聘婚丧嫁娶之事,吹着喇叭打着锣鼓,吸引的小孩子们围着他们团团转。
在花轿的后面,是一拉溜三个木板架,上面分别放着一头猪,一头羊,一头牛。除了头和尾巴以外,其余的全部砍成一块一块的,堆放在木板架上。据说这既是供奉天神的三牲,也是为野兽准备的肉食,希冀野兽们吃了肉食饱腹后,不再攻击和进食祭坛上的“人供”了。
三个木板架由六个年轻力壮的青年男性抬着。旁边还跟着不少同样身强体壮的青年,估计是路上替换的后备军。
梁晓乐今天穿了一身粉红碎花新棉衣。是大奶奶、三奶奶和王奶奶三人,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含着眼泪赶做的。棉衣很厚,说是山里夜晚风大,别再冻着。把梁晓乐都装裹成了一个椭圆球。
街上人很多,全村的人几乎都出来了。
三声炮响过后,花轿被徐徐抬起。在两边都是“人墙”的街道上慢慢向前行进。
三周岁的孩子独自坐轿是什么样子呢?总不能像大人一样,安安稳稳地一动也不动吧!梁晓乐想到这里,有些坐不住了,用手抓着轿门往外瞧,在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小伙伴儿”。还不断微笑着向人们摆摆手,那样子,仿佛她不是去祭天,而是参加什么隆重的庆典一个样。
“翠翠、囡囡。”梁晓乐大声喊起来:她看见了躲在三奶奶身后的翠翠和囡囡:“翠翠,囡囡,等着我,我明天就回来,跟你们玩儿。”
“曼曼,今天不给你无花果吃了,我要拿着去喂老虎。”梁晓乐举着手里的一个无花果,对人群中的小女孩儿曼曼喊。
梁晓乐话音刚刚落下,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真是个孩子!一点儿也不知道难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