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乐印刷了很多广告,在山林外到处张贴,大力宣传开发山中农田。凡是在无人定居的区域,开发的农田一律谁开发归谁,一律由梁晓乐租赁,租粮一年三百斤,粗、细、杂粮随便挑。地亩开出来以后,预付一年租粮。
一般山区农田,管理很不方便。亩产也就百十斤左右。赶上旱、涝年份,颗粒不收。一年三百斤租粮,真的是天上掉肉馅儿饼呢。一些没地或者地少的穷人们,纷纷举家迁往桃花园村。
因为都是穷苦人家,没有现钱买房。更没有多余的粮食带到桃花园村。村长韩光平便决定:房屋先租赁,租金等秋后打了粮食扣除。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买房子。没带粮食来的人家,每人发给十天口粮。之后开垦了土地,再预付租金。
这样一来,无论多么穷的人家,只要到了桃花园村,就有饭吃;只要开垦出农田,租赁出去,就能领取一年的租粮。
桃花园村一下子沸腾了。原本只有百十来人的原住人口,时间不长,就发展壮大成了几百号人的大村落。木板房建筑虽然很快,还是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预约现象。
为了便利人们出行,韩光平接纳了梁晓乐的建议,在大道的两侧,分别建了桃花园一村、二村、三村……沿大道的所有村庄,一律归桃花园村管理。
除了开发山林外,梁晓乐还和韩光平一起,在山林外大量租赁土地,租粮照样是每亩三百斤,粗、细、杂粮随便挑。
农户们根据每年的收成,自是知道这是个甜饽饽,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土地租赁给韩光平梁晓乐。
为了调动韩光平更大的积极性,梁晓乐想把所有租赁土地的收入,与韩光平四、六分成。韩光平落四,梁晓乐落六。
韩光平不干,说:“别处里都是三、七开,你怎么给我四?”
梁晓乐笑笑说:“你吃了这么大的苦头才找到这里,离着家又远。再说还有村里的那几箱子财宝在里面,理应给你这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