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一旦结束战斗,陆战队还是要回归大营,保证日后的野战能力,不可使之守备军化。”
“这也需要陛下拨一笔钱。其中编练的数量、前期所需的军费、以及所需的各级军官数量,都已经暂定好了,还请圣天子认可。”
将这份计划书交给皇帝,皇帝看了看,发现是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在马六甲、锡兰等地,一共操练大约5000名华人士兵,用以守卫和镇压,以及加强对周边小国的控制。
另一个版本,数量就大大提升了。
除了正常的守备部队外,还要再训练一支以南洋华人为兵员的野战部队,人数在5000人左右。
很显然,第二个版本是为了将来打印度用的。
这时候就要开口要钱,也是因为确实时间不多。打下锡兰,就要抓紧时间训练,若有机会,就可以随时干涉印度各地土邦王公之间的内斗,从而获得立足点。
钱倒多花不了多少,一个士兵一个月二两半银子养家,一年30两银子。南洋一共再增一万兵,军饷、火药、补给、军装,加在一起,除了第一年支出多一点外,日后每年也就是保证在80万两左右,折算上均摊下来的枪炮火药,一年100万两就是了。
换言之,只要南洋加印度,每年能让皇帝或者朝廷多收入100万两,就算是回本,闹个平;若是一年300万两,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