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是这么回事,那你们做出来没有?”王二追问。
“要是能做出来,吾也不说匪夷所思了,这东西理论上不难,小型的模型我们做过很多个,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唐三任喜欢杂学,对于这种实学应用很感兴趣,黎叔林刚才描述的理论是没有问题的,难点在于什么呢?大脑飞速运转想着这个难点在什么地方,忽然想到这蒸汽不是水和油,用个木桶就能装,这水汽可用什么来装?
“叔林!你们的难题是不是如何解决水汽的存储?”
“唐大人行家啊!一眼就看出了难题所在,确实是没有合适东西存储水汽,试了好多种方法,不是密封不严漏气,就是扛不住膛压直接炸了。
多亏是东西做的小,还不至于伤到人,现在正在寻找高级的铁匠,打造足够密封的储气罐。只要铁匠有足够的手艺,相信这储气罐的问题还是能够克服的。”
“是不这储气罐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个什么‘鸡’就能造出来吗?”
“这只是最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有比这更难的问题,有了好铁匠也许这炉子和储气罐能够造出来。可是这储气罐里的水汽有多少,这个罐子能够装多少气,这都需要制造一个东西测量。
这个水汽的压力若是不能准确掌握,再结实的储气罐也有可能炸膛,这就跟火铳一样,总要有一个最大装药量,超过这个量之后就容易炸裂。”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即使造出来也没有人敢使用,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小命搭上。
“叔林!这事你真得请求陛下帮忙,或者要在全国提出悬赏,有能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工匠,或者也不一定是工匠,只要是大明百姓,能够解决问题都给予重赏,甚至可以到研究院做官。”周忱提议道,他知道皇帝对于这些能工巧匠非常痴迷,只要有人能解决问题,皇帝绝对不吝重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