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章 金秋八月忙 (7 / 8)

作者:隐宗宗主 最后更新:2022/1/5 10:26:51
        在民族问题上,满清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把中华的各个民族当作奴隶,强调满汉不能通婚,同时“剃发易服”令在江南地区遭到汉人的激烈反抗,对无辜的老百姓进行大屠杀。从清朝初期的“反清复明”到清末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汉族人民从未停止过对满清皇朝的斗争。

        而且满清入关中原之后,主要依靠八旗制度。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歧视,在这样的官僚制度下,一大批无才无德的贵族王公长期窃居高位,使得清朝官僚腐败。

        所以盛世与否,不明而喻。

        不过黎汉明想要打造真正的盛世,就得从粮食问题着手,粮食是一切发展的根本。

        为了了解各种粮食的产量,黎汉明先是带着人挖了一亩地的红薯,拿到秤上一秤,又换算了一下,一亩产量大概两千多斤,离后世的亩产万斤相差甚远。又陆续让人挖了几亩地,亩产最高的三千多斤,不过极少,最低的才一千五百多斤。

        虽然现在这红薯的最高产量与后世的最低产量相差无几,对此,黎汉明已经很满足了,毕竟现在可没有化肥之类的玩意儿。有这个产量也已经不错了,就算是最低的一千五百斤,也比小麦水稻的产量高出了四五倍。

        无论什么时代,粮食产量都是跟人口数量成正比的,中国自古以来的粮食作物主要就是“五谷”:稻、黍、稷、麦、菽,这些粮食虽然能够满足营养需求,但产量和抗灾害能力还不够强,光种植它们无法养活太多的人口。

        今年遵义府上下每人最少都分到了五亩地,加上后来又陆陆续续的开了不少山地、荒地,算下来,每人十亩地是有的。种玉米的地里黎安明基本都要求套种了红薯,新开垦的山地里他也要求种了红薯。

        反正新开垦的山地肥力也不够,种什么产量都不高,索性就种红薯了,因为红薯在贵州还有一个名字,叫山萝卜,山地对它没什么影响。

        对于西南山区,能种在山地里收获还颇丰的粮食,无疑与是救命粮了。

        红薯之所以在明末推广不开,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推错了方向,南方本就是稻米产地,北方则是小麦产地,这两个地方的主粮产量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本就不俗了,谁还愿意来种植那个只能用来填饱肚子的红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不负大明不负卿 [列表]
  2.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3. [秦汉三国]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列表]
  4. [架空历史]吕布的游戏 [列表]
  5.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6.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7.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8. [历史传记]大秦开局被嬴政偷的心声 [列表]
  9.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
  10.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11. [秦汉三国]三国之生化狂人 [列表]
  12. [两晋隋唐]天唐锦绣 [列表]
  13. [架空历史]大明军工帝国 [列表]
  14.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15.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16.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17. [两宋元明]宣德大帝 [列表]
  18.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19.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20. [架空历史]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