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为期半年的速成性质的军校教育,不过学习了军事课,还学习了文化课,更重要的是思想课,吕布的“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思想在这些新式军官之中深入人心,生根发芽。
尤其是这期学员之中新招募的那些书记官们,他们不但重点学习思想课,同样也要学习军事课,文化课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书记官本来都是有文化基础的。
经过了一周时间的马拉松式的考试,所有学员都感觉好似脱了一层皮一般,成绩也很快就统计出来了。
非常出乎包括吕布在内的所有考官、教官们的意料,虽然吕布创立了毕业成绩荣誉制度,却万万没想到第一期的毕业学员之中,竟然就有一个人拿到了金奖,十九科全优的成绩,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另外还有一人十六科优秀,一人十五科优秀,也都拿到了第二等级荣誉的银质奖章,这让出题者们都怀疑是不是考题出的太简单了?
这三个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期毕业考试的前三名。
吕布特意要来了这三人的档案资料和考试成绩以及考卷。看到第一名的个人资料,吕布就是眼前一亮,原来是他,这个名字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
不过既没有想到他会在自己的军中,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也没有想到他能通过半年的军校学习,毕业考试就能够十九科全优,太厉害了,看来,人真的是有天赋的。
这个人就是于禁,字文则,泰山郡人,资料显示,他是在云中改编之前,听说了吕布千里奔袭赵信城,斩杀匈奴右贤王的英雄事迹之后,慕名来并州投军的。
参加了当时的新兵训练营和云中改编,被编入了陷阵营一旅,参加了凉城之战,战后,因功升迁到了排长,被选拔来参加军校学习。
科科都优秀,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不说思想课和文化课的枯燥乏味,单是那些军事科目、体育科目,像什么射箭、越野跑、马术、格斗、还有更难的绘图、战术、理论课。
想当初也只有张辽在训练营的时候这么全能过,可那也没有军校里面的课程这么复杂、高级,吕布不认为自己参加这些考试也能做到全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